-71℃極低溫,在俄羅斯的奧伊米亞康如何活下來?看完真佩服他們

臣臣 2022/04/15 檢舉 我要評論

一說到冷,最先想到的是南極北極,可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卻不在這里,而是在一個叫做 「奧伊米亞康」的小鎮,今天一起來看看這個-71℃極低溫的老百姓,到底是如何生活的?

奧伊米亞康,是西伯利亞的一個偏遠小鎮,占地面積 422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有544人,非常佩服在此居住的老百姓,能在-71℃的低溫下,生活的這麼滋潤。很多來此地旅游的朋友,都會說:這里到底有多冷呢?在室外行走的時候,能夠清晰地聽到「呼出哈氣」結冰的聲音。

一、奧伊米亞康為什麼這麼冷呢?

也是老天爺的騷操作:

1.奧伊米亞康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像一個巨大的簸箕,「東南西」三面都被高山包圍得密不透風,只有北面開了一個大豁口,北極圈過來的寒流,很自然的就聚集在這個「簸箕」里面,整個鎮子處在一個漏風的河谷盆地中。

2.奧伊米亞康位于東經143°,北緯63°,典型的高緯度地區。我們都知道,在冬天的南北極都會出現極夜現象,奧伊米亞康也不例外,在冬季,每天只有3個小時的日照,沒有太陽就會顯得格外冷。

二、奧伊米亞康老百姓怎麼生存呢?

過日子少不了「吃、住、行」,-71℃的奧伊米亞康百姓也不例外。

先說吃,終日低溫的環境下,農作物不可能生長,人們日常的飲食主要是生凍魚、鹿肉,他們吃凍魚,可不是生魚片那麼簡單,更像是 「刨冰」,用鋒利的小刀將凍魚一片一片刮下來。從冰面下打撈上來的魚,只要30秒,就可以凍成石頭,名副其實的「速凍」。家里的冰箱不是用來冷藏冷凍的,而是用來解凍的。不用擔心他們蛋白質攝入不夠,天天喝不同動物的乳制品,早就彌補了營養不均衡。而且當地人還會采摘一些野果、蘑菇補充微量元素,用野果醬和牛奶制品做成酸奶甜品,甘甜好喝、富含營養。

說完吃,說說他們在哪睡覺。

奧伊米亞康的房屋墻壁,非常結實,厚度基本都在五層以上,窗戶也不例外,像俄羅斯套娃一樣,一層又一層,門縫還會纏上厚厚的棉花。奧伊米亞康的房子是懸在半空中,和地面距離一米,中間支撐房屋的是一根根粗木樁,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保暖,地面是永久凍土。不打地基,隔空建造,這樣做的好處就是:屋內的暖空氣,不至于把凍土融化,而出現房屋坍塌事故。在這里,隨手關門不是習慣,而是保命措施,如果沒關好門,等回家的時候,恭喜你,獲得一座大冰柜。

水管并沒有埋在土里,畢竟是永久凍土,挖起來太費事,這麼大的工程,這麼點人,得挖到什麼時候。在管道的周圍都安裝了加熱設施,保證里面的水不結冰,水流通暢。

廁所建在室外,實在是太冷,很多人想上廁所都會做很長時間的心理斗爭,鼓足勇氣去解決這項生理問題,速戰速決。

說完基本的生存,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出行的?

當地的孩子十分熱愛學習,也可能是在家無聊,去了學校可以和同學玩耍,孩子們每天提前一個多小時從家里出發,基本都是步行上學,當溫度冷到-52℃時,學校才會停課。

當地人謹記開車一定要走直線,不能急剎車。一天24小時汽車都要啟動著,發動機一旦熄火,就再也啟動不了,停車也要停在加熱的車棚中。大名鼎鼎的「白骨公路」-科雷馬公路,是通往外界的唯一公路。

在天寒地凍的奧伊米亞康,人均壽命都在80歲以上,問他們長壽秘訣,當地老人答道:超級純凈的空氣,加上樂觀的心態。奧伊米亞康的葬禮進行得很艱難,因為凍土真的挖不動,可能為了體恤后代,老人們都比較長壽。

三、奧伊米亞康還是非常著名的旅游探險圣地

每一個到奧伊米亞康的游客,都需要先到政府部門登記,說是政府部門,其實就像一個村委會的地方,村長會舉行一個隆重的歡迎儀式,頒發給游客一份證書,證明你來過此地,證書上面會寫明你是在哪天,第幾個人來到奧伊米亞康,還會寫上當天的溫度。

游客在這里可以體驗:潑水成冰、馬拉車、狗拉車、鹿拉車,還可以去 10℃的溫泉洗個澡。

用戶評論